在这个时代,总有一些我们习以为常的东西,但其实是奢侈品,比如爱情,比如一份按时下班的工作,再比如,睡个好觉。
针对失眠,到处都有一些空泛的建议告诉我们:早点上床,放下手机,不要为失眠焦虑,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等等。如果这些不起作用,或者你做不到,那么,还有几十种药物等着你。
于是,我们把失眠当作需要战胜的敌人——但,屡战屡败。问题出现在哪里呢?
美国国家睡眠基金会 2023 的民意调查显示:失眠是一件和心理健康密切相关的事情,许多对睡眠不满意的人出现了轻度或更严重的抑郁症状,认为自己整体健康状况较好且压力水平较低的人也表示睡眠健康状况较好。
和暴食、酗酒等类似,失眠也是身体的一个信号,它背后传递的那些心理需求和问题,才是我们更应该关注的,但往往被人们所忽视。
所以今天这篇文章,我们就来聊聊容易导致失眠的一些心理原因——睡不着的身体,究竟在向你传递什么信号?
我的朋友小李有着很长时间的失眠史,在恋爱后奇迹般地变好了,她不再每晚辗转反侧睡不着,也能一觉睡到大天亮了。刚开始她以为是旁边躺了一个人的缘故,但她一个人睡的时候,失眠也很少出现。
其实这种「谈恋爱治好了失眠」的现象很常见,类似的还有:有些人一定要抱着熟悉的玩偶才能入睡;有些人在工作的城市睡眠很差,一回到老家就不再失眠了;或者有些人睡前一定要听些声音,否则就很难入睡。
这是怎么回事呢?
从精神分析的视角看, 睡眠是一种「回归」,就像回到了婴儿在子宫的状态一样(所以有些人的睡姿也会呈现出这个样子,把双腿蜷缩起来),它意味着放任和接受,降低警惕性,让忧虑和焦虑浮出水面(Nathalie de Kernier et.al,2017)。
而成年人能放心进入这种状态,也需要内在有一个「好客体」,简单来说,就是生活中有一个关系的存在让你觉得信任、安全,否则我们的头脑就很难停下来,它以活跃的思维陪伴着你,试图让你感觉没那么孤独。
一项针对年轻夫妇睡眠情况的研究发现,相较于单独入睡,男女双方都报道和伴侣在一起时睡眠会更好(Henning Johannes Drews et.al,2017)。但有个前提是,睡眠质量还和关系质量有关,即婚姻幸福才会带来更好的睡眠。
心理学家科胡特在《精神分析治愈之道》里面也有一个类似的故事:
政治强人俾斯麦,长期受到失眠的困扰,后来一位医生治愈了他的失眠。这位医生在俾斯麦睡觉的时候,坐在俾斯麦床边一语不发,直到他睡着。俾斯麦第二天醒来时,这位医生仍然在他床边。反复几次之后,俾斯麦的睡眠问题就解决了。医生让俾斯麦相信,当他入睡时稳定的客体依然存在,不会离他而去,这大大缓解了俾斯麦内在不安全的焦虑。
这种好的客体关系不一定只能通过恋爱获得,它还包括家庭关系、同事朋友关系,也包括心理咨询师和来访者之间的治疗关系。在每周固定的时间,固定的地点与咨询师见面,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在场,会让人习得一种熟悉的安全感,咨询师的形象也会慢慢内化到心中,成为内在稳定的客体关系。
人是活在关系中的,没有人能长久地「孤独」,所以每个人总在无意识地寻找客体,而失眠也是这种寻找没有实现的一种表达。
不知道你有没有这种感觉,当我们度过充实、忙碌的一天,晚上往往能睡得比较好,而有时候周末浑浑噩噩躺在床上刷了一天手机,晚上就迟迟无法入睡。
研究发现很多人会把入睡体验为一种死亡威胁,「独自在黑暗中,远离外界,会引发对死亡的恐惧」(Chabert C. 1998)。如果白天不能投入到生活,感受到空虚和不满,到了晚上就会无意识地阻止睡眠,就像拒绝死亡。所以很多家庭主妇失眠严重,往往出于她们的社交半径过小,或者无法从家务劳动中获得足够的意义感。
你可能在睡前会有这样的感受:「今天一天都没有好好度过,我的内心感到不安」「总觉得有些事情没有搞定,担心会有不好的事情发生」「不期待甚至恐惧明天的到来」。
这也是存在主义心理学所说的「内疚感」——当我们压抑生命的活力,限制自己不去经历很激烈很敏锐的生活,也不充分实现自己的潜能时,就会为自己未被运用、没有活过的生命感到内疚,从而不甘心「死亡」(睡去)。
最近的研究表明,完美主义人格倾向可能会影响睡眠,完美主义式的担忧(以对不完美的关注为中心)和睡眠不足密切相关(Johannes Stricker et.al, 2022)。
北京大学睡眠医学专家孙伟在《失眠疗愈》中也提到,失眠很多时候和性格特点有关:越容易焦虑的,控制欲越强的人,失眠的风险也会越高。
简单来说,如果你是一个完美主义者,容易为负面的东西担忧,对自我的评价比较严苛,那你可能更容易失眠。你习惯在睡前不断陷入反刍:今天这件事又没做好,前几年的那段关系还耿耿于怀,我怎么这么差劲啊……于是,更难放自己一马去睡了。
除此之外,对完美主义倾向的人来说,他们对失眠的容忍度往往更低,「失眠」这件事本身也是不完美,成为新的焦虑来源,对他们来说,失去的不是睡眠,而是失去了掌控。而对失眠的焦虑感往往会加重失眠,从而陷入一种恶性循环。
所以研究者提出,对这类患者的失眠治疗可以更多从认知干预入手(Johannes Stricker et.al, 2022),比如:
◍ 学习如何减少消极偏见和自我批评;
◍ 解决与睡眠相关的完美主义担忧,减少睡前对不完美的反思;
◍ 通过行为实验挑战关于不完美后果的信念(尝试做一件不完美的事情,看看是不是真的会那么糟糕)。
表面上是为了睡个好觉,但从长远来看,这更关乎你如何看待自己、如何看待这个世界,以及,如何放下对「完美」的执念。
当我们的情绪「生病」时,睡眠往往是最灵敏的信号。DSM-5(精神障碍与诊断手册)中,多种心理疾病比如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焦虑障碍等的诊断标准都有关于睡眠障碍的描述。
美国国家睡眠基金会 2023 的民意调查显示,睡眠时间、睡眠满意度、入睡困难、睡眠健康指数都和抑郁症有明显的相关关系。
新加坡2018年的一项研究,调查了当地精神病院
400 名精神疾病患,发现 31.8%的人符合 DSM-5
失眠症标准,近一半(45.0%)的重度抑郁症患者和三分之一(33%)的焦虑症患者也符合失眠标准,50%的患者(200人)报告说曾向医疗保健专业人员寻求失眠治疗(Seow, L.S.E., et.al,2018)。
如果你存在很长一段时间未能改善、或者异常(比如睡眠一向很好的你突然开始睡不着觉)的失眠状况,也可以考虑是不是可能是一些心理疾病的征兆。当开始接受专业治疗时,失眠往往也会随之改善。
身体是我们最好的朋友,当我们的内在失去平衡时,往往能及时通过身体的行为表现出来,所以我们莫名吃下很多食物、睡不着觉或者没由来地感觉到疼痛。
这些都是在告诉我们,可能有一些情绪被我们忽视了,有一些内在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或者当下的某些事需要调整。
最后,不祝你夜夜睡好觉(因为真的很难得,也没必要),但祝你不再和失眠对抗,而是能从中获取一些信号,在失眠后好好照顾自己。